logo

当前位置:首页>资讯 > >正文

五月的内蒙古·生命的礼赞

五月的内蒙古·生命的礼赞
2023-05-01 21:07:33 来源:内蒙古新闻广播

五月,春夏交汇的内蒙古,华子鱼逆流而上,杜鹃花盛放如海,春的蓬勃和夏的绚烂铺洒在山水林田间,北疆大地舒展出最旖旎动人的画卷。内蒙古台从今天起推出五一特别报道《五月的内蒙古》,带你亲近自然,感受和谐之美。今天,我们一起感受《生命的礼赞》。


(资料图)

5月,位于赤峰市的达里诺尔湖刚刚苏醒,淡水湖水温达到8℃,成群的华子鱼从达里诺尔湖口出发,沿河道逆流而上,开启一场生命的洄游。守在湖边的工作人员们,早早地为逆流产子的华子鱼搭建了人工产床,为鱼苗的孵化成果,做着努力。

在达里诺尔湖沙里河段的水面上,能够清晰地看到华子鱼群“力争上游”的奇景。这段时间,也是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里湖队员们最忙碌的时节。

达里湖一队队长 宝福昌:“华子鱼洄游总共有两个月的时间,我们要不间断加强巡护,两三公里左右有一个巡护点,保证华子鱼生命通道畅通。”

华子鱼又叫瓦氏雅罗鱼,属于冷水鱼,生长速度极为缓慢,主要生长在达里湖边的贡格尔河。华子鱼的洄游之路漫长且艰辛,鱼“妈妈”要经历数十公里的河道才能抵达上游产卵地。一路上,除了冰冷的河水,还要面对迁徙候鸟、急流等情况给它们带来的危险。

近些年,为确保华子鱼有效洄游,当地自然保护区和渔场的工作人员在“洄游期”加班加点守护在湖边河道旁,展开大规模春夏季管护工作。为促进渔业资源恢复,达里渔场用当地产的羊胡子草做鱼巢进行接卵后移入孵化池,进行人工辅助增殖。

这两天,在第一批洄游的华子鱼到来之际,达里湖渔场的职工们已开始为华子鱼搭建“人工产房”,在河道上游扎下木桩,铺设总长度3公里的“羊胡子”草把。

达里湖生产技术部副主任 孙立孝:“下了这个草把子以后,华子鱼洄游到河道里产卵就有了一个产房,经过十天到半个月的时间,华子鱼的鱼卵就可以孵化出华子鱼鱼苗。”

华子鱼“人工产房”的搭建,可有效提升华子鱼繁殖数量,每年通过人工产房孵化的华子鱼鱼苗可达五千万尾以上。通过对华子鱼的洄游保护,华子鱼种群资源也得到很好的保护。

达里湖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 张旭:“华子鱼资源带来丰富的产业价值,一是旅游资源,每年都会举办华子鱼洄游节,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这壮观震撼的场面;二是通过增殖保护,对于冬季补捞也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,每年冬季的补捞量在30万斤左右。”

随着达里湖渔场生态保护力度的增强,这里的渔业资源越来越丰富。华子鱼、候鸟、蓝天白云、碧水、青山——构成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,每年来这里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。北京游客陈先生告诉记者,感觉到洄游的场面特别壮观,感觉到生命的奇迹,确实很震撼。

记者:程   路、于学慧、赤峰台端木

编辑:佳   妮

审核:赵   婧

监制:侯爱文

声明:奔腾融媒原创稿件

转载请注明来源于《内蒙古新闻广播》官方微信

标签: